第30章 风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重生农门闺最新章节!
昨晚段秋萍那么一闹,香芹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还是段文来叫,她才起床。
匆匆吃了早饭,香芹就跟段文一块儿赶集去了。
段武骑着三轮车在村口等着他们,见香芹跟着段文一起来的,不由小小惊讶了一下,“香芹起这么早啊,我家祥子咋叫都叫不起来!”
谁说段勇源跟段祥不一样呢,段文还不是一样没把段勇源给叫起来。
香芹原本想打个哈欠来着,一听段武这样说,她哪儿还好意思呀,只好忍住了。
“二姥爷,你到集上去买啥?”香芹并不是好奇,只是寒暄着随便一问。
“这再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出来赶集,趁着有时间,给秋荷备点儿作业本,等她回来用。”说起小女儿,段武笑的有些合不拢嘴。
香芹多少听过一些,据说段秋荷学习特别好,在没上学之前就背了不少唐诗宋词,认识了不少汉字。
段武望女成凤便舍近求远,把段秋荷弄到了县里的重点小学,那也是全省的重点学校。因为学校跟家离得路比较远,段秋荷只有放长假的时候才能回家来。
涵洞过去后,再直直的越过十字路口,通往刘家村的大马路上就是集市的地点。
在商品流通不发达的乡僻之地,每隔八天、十天或者其他的周期,就会有人聚集到乡僻交通行走比较发达的地方做买卖,这种活动往往会从早到晚持续一天。小贩们会在马路两边摆起小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看的人眼花缭乱。
来赶集的女孩大约都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穿着漂亮的衣裳,发上也戴着好看的头花。
相较之下,香芹一身的寒酸。她穿的衣裳颜色并不是那么鲜艳,肘子上也打了几个跟她身上棉袄的玄色十分不相衬的补丁。
那黑中带蓝的棉袄,还是段文穿剩下的,最后被窦氏改小了一些,拿给了香芹做衣裳。
段文总觉得心里有愧,对不住香芹。像香芹这样年龄的女娃娃,正是在乎自己打扮的年华,可事实上她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段文在卖衣服的摊子跟前停了下来,脚步一转,对身后正走马观花的香芹说:“香芹,给你买一件衣裳吧。”
“买啥衣裳呀。”香芹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马上就要开张做生意,可现如今一分钱还没赚来,她哪敢奢望别的啊,只盼着是生意兴隆、万事大吉。“姥爷,去那边看看。”
段文跟她到了卖瓶瓶罐罐的摊子上,其实打老远香芹就瞅见这个摊子了。
看到摊子上的白瓷碗,段文猛然醒悟过来,“就是,得买碗!”
摊子上的白瓷碗除了大小,模样都差不多,而且大小分三等——小号、中号、大号。
香芹蹲下来仔细观察,小号的白碗外头很常见。那天她跟段勇源吃热豆腐的时候,那老板娘就是拿这种小号的碗跟他们盛的热豆腐。中号的白碗,几乎就跟家里用来吃饭的碗差不多大小。至于大号的,只比中号的碗打上了一点点,看上去还没有一圈来的大。
香芹跟段文一人拿起一只碗,她拿的的中号的,段文拿的是小号的。
碗都是新的,就是碗的表面上尤其是碗底比较脏,都有一层灰。不过这并不碍事,用水一洗就干净了。
“二位随便看看。”卖家是一位跟段文年纪差不多的老大爷,他笑眯眯的坐在摊子里面,也没有刻意的招揽客人的打算。
“这碗咋卖?”段文晃了一下手里的小碗。
对面的老大爷伸出手来,比手间逐一的说出三种碗的价钱,“五毛,七毛,一块。”
“香芹,你看咱们买几个?”段文拿不定主意。
“先买十个吧。”香芹说。
段文心里一盘算,一个小碗五毛钱,十个也就才五块,再跟卖家讲讲价,估计还能把价钱压下来。
他一撇眼,见香芹放下中号的碗又拿起了大号的碗,心里有些惊疑,“要买大的么?”
“嗯,买大的。”香芹斩钉截铁。
一个大碗一块钱……
段文感到肉痛,又不是多富裕,现在花钱就跟从身上割肉一样难受。
何况按照外头不成文的标准,无论是正规饭馆,还是小吃摊,几乎统一用的都是小号的碗。大概是无商不奸,但这也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因为周围有外人在,段文不好把话说开,就小心翼翼的提醒香芹,“我看人家用的都是这种小碗。”
香芹放下碗,拍了拍手,对那老大爷轻轻一笑,“大爷,我先跟我姥爷商量一下,停会儿再过来。”
“今天啥时候过来都行,我这摊子就在这摆着。”老大爷为人挺和气,和气生财也不失为一种做生意的态度。
段文跟香芹往一边去了,到了人少的地方,段文忍不住了,“一碗热豆腐才几个钱儿,那一个大碗都快顶俩小碗了!这不是咱们卖一碗等于人家卖两碗么!”想想都不划算!
他心里不甘,香芹咋会不知道,可开张做生意,又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的,不用点儿手段往哪儿去招揽客人?
“姥爷,咱们才开始做生意,人家吃不吃咱们的豆腐还是一回事儿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铁杵还能磨成针,段文就不信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会卖不出去。
香芹不愠不恼,“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咱们一开始不立个好口碑,将来咋做好生意?这附近卖热豆腐的又不止咱们一家,这万一别人吃不惯咱们做的热豆腐咋办?”
段文想了想,觉得香芹说的不无道理。他也认识到了一点,凡事他想的都太乐观,没有考虑到风险。
“……不管钱来的多还是少,出门做生意,确实是要做个长远的打算。”段文反省过了,他的目光太短浅,差一点儿就钻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就是了——”香芹笑弯了眼,好在姥爷是个好说话的人,这万一他老人家是个守财奴,估计这卖热豆腐的生意都做不起来。“还有就是,我看人家热豆腐也有五毛钱卖的,也是小碗装的,就是豆腐给的少了一点儿。咱们碗买的大些,一碗起码能装两块钱的热豆腐吧,真要有人吃两块钱的,咱们也方便给人家装不是。”
段文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拍着脑门,心里直喊自己是老糊涂了,这一大碗的热豆腐也不一定就只卖一块钱不是。
昨晚段秋萍那么一闹,香芹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还是段文来叫,她才起床。
匆匆吃了早饭,香芹就跟段文一块儿赶集去了。
段武骑着三轮车在村口等着他们,见香芹跟着段文一起来的,不由小小惊讶了一下,“香芹起这么早啊,我家祥子咋叫都叫不起来!”
谁说段勇源跟段祥不一样呢,段文还不是一样没把段勇源给叫起来。
香芹原本想打个哈欠来着,一听段武这样说,她哪儿还好意思呀,只好忍住了。
“二姥爷,你到集上去买啥?”香芹并不是好奇,只是寒暄着随便一问。
“这再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出来赶集,趁着有时间,给秋荷备点儿作业本,等她回来用。”说起小女儿,段武笑的有些合不拢嘴。
香芹多少听过一些,据说段秋荷学习特别好,在没上学之前就背了不少唐诗宋词,认识了不少汉字。
段武望女成凤便舍近求远,把段秋荷弄到了县里的重点小学,那也是全省的重点学校。因为学校跟家离得路比较远,段秋荷只有放长假的时候才能回家来。
涵洞过去后,再直直的越过十字路口,通往刘家村的大马路上就是集市的地点。
在商品流通不发达的乡僻之地,每隔八天、十天或者其他的周期,就会有人聚集到乡僻交通行走比较发达的地方做买卖,这种活动往往会从早到晚持续一天。小贩们会在马路两边摆起小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看的人眼花缭乱。
来赶集的女孩大约都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穿着漂亮的衣裳,发上也戴着好看的头花。
相较之下,香芹一身的寒酸。她穿的衣裳颜色并不是那么鲜艳,肘子上也打了几个跟她身上棉袄的玄色十分不相衬的补丁。
那黑中带蓝的棉袄,还是段文穿剩下的,最后被窦氏改小了一些,拿给了香芹做衣裳。
段文总觉得心里有愧,对不住香芹。像香芹这样年龄的女娃娃,正是在乎自己打扮的年华,可事实上她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段文在卖衣服的摊子跟前停了下来,脚步一转,对身后正走马观花的香芹说:“香芹,给你买一件衣裳吧。”
“买啥衣裳呀。”香芹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马上就要开张做生意,可现如今一分钱还没赚来,她哪敢奢望别的啊,只盼着是生意兴隆、万事大吉。“姥爷,去那边看看。”
段文跟她到了卖瓶瓶罐罐的摊子上,其实打老远香芹就瞅见这个摊子了。
看到摊子上的白瓷碗,段文猛然醒悟过来,“就是,得买碗!”
摊子上的白瓷碗除了大小,模样都差不多,而且大小分三等——小号、中号、大号。
香芹蹲下来仔细观察,小号的白碗外头很常见。那天她跟段勇源吃热豆腐的时候,那老板娘就是拿这种小号的碗跟他们盛的热豆腐。中号的白碗,几乎就跟家里用来吃饭的碗差不多大小。至于大号的,只比中号的碗打上了一点点,看上去还没有一圈来的大。
香芹跟段文一人拿起一只碗,她拿的的中号的,段文拿的是小号的。
碗都是新的,就是碗的表面上尤其是碗底比较脏,都有一层灰。不过这并不碍事,用水一洗就干净了。
“二位随便看看。”卖家是一位跟段文年纪差不多的老大爷,他笑眯眯的坐在摊子里面,也没有刻意的招揽客人的打算。
“这碗咋卖?”段文晃了一下手里的小碗。
对面的老大爷伸出手来,比手间逐一的说出三种碗的价钱,“五毛,七毛,一块。”
“香芹,你看咱们买几个?”段文拿不定主意。
“先买十个吧。”香芹说。
段文心里一盘算,一个小碗五毛钱,十个也就才五块,再跟卖家讲讲价,估计还能把价钱压下来。
他一撇眼,见香芹放下中号的碗又拿起了大号的碗,心里有些惊疑,“要买大的么?”
“嗯,买大的。”香芹斩钉截铁。
一个大碗一块钱……
段文感到肉痛,又不是多富裕,现在花钱就跟从身上割肉一样难受。
何况按照外头不成文的标准,无论是正规饭馆,还是小吃摊,几乎统一用的都是小号的碗。大概是无商不奸,但这也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因为周围有外人在,段文不好把话说开,就小心翼翼的提醒香芹,“我看人家用的都是这种小碗。”
香芹放下碗,拍了拍手,对那老大爷轻轻一笑,“大爷,我先跟我姥爷商量一下,停会儿再过来。”
“今天啥时候过来都行,我这摊子就在这摆着。”老大爷为人挺和气,和气生财也不失为一种做生意的态度。
段文跟香芹往一边去了,到了人少的地方,段文忍不住了,“一碗热豆腐才几个钱儿,那一个大碗都快顶俩小碗了!这不是咱们卖一碗等于人家卖两碗么!”想想都不划算!
他心里不甘,香芹咋会不知道,可开张做生意,又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的,不用点儿手段往哪儿去招揽客人?
“姥爷,咱们才开始做生意,人家吃不吃咱们的豆腐还是一回事儿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铁杵还能磨成针,段文就不信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会卖不出去。
香芹不愠不恼,“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咱们一开始不立个好口碑,将来咋做好生意?这附近卖热豆腐的又不止咱们一家,这万一别人吃不惯咱们做的热豆腐咋办?”
段文想了想,觉得香芹说的不无道理。他也认识到了一点,凡事他想的都太乐观,没有考虑到风险。
“……不管钱来的多还是少,出门做生意,确实是要做个长远的打算。”段文反省过了,他的目光太短浅,差一点儿就钻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就是了——”香芹笑弯了眼,好在姥爷是个好说话的人,这万一他老人家是个守财奴,估计这卖热豆腐的生意都做不起来。“还有就是,我看人家热豆腐也有五毛钱卖的,也是小碗装的,就是豆腐给的少了一点儿。咱们碗买的大些,一碗起码能装两块钱的热豆腐吧,真要有人吃两块钱的,咱们也方便给人家装不是。”
段文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拍着脑门,心里直喊自己是老糊涂了,这一大碗的热豆腐也不一定就只卖一块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