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拾遗录 > 第11章 月掩太白言祸乱 天降文星隐筹谋

第11章 月掩太白言祸乱 天降文星隐筹谋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拾遗录最新章节!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明末崇祯三年八月辛亥这天夜里,大明王朝的子民,如果偶或有人抬头看着夜里明澈的天空,就会发现无论他们怎么瞪大了双眼,也找不到那颗所谓永不泯灭的长庚星。

    有阅历的老人会告诉自己的孙子们:“那是因为月亮把它遮住了。”

    而在北京都城,朝廷里彻夜不眠的天文官吏则会在他们的天象记录上惴惴不安地写上这么一笔:“崇祯三年八月辛亥,月掩太白。”

    太白,就是长庚星,就是传说中那颗长生不老永不泯灭的星宿。那个天文官吏在填写记录时双手之所以会颤抖,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否应该向皇帝诚实地解释“月掩太白”四个字的确切含义:

    月掩太白,王者亡地,大兵起。

    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知道,天空既然已呈现出乱象,地上与之相应的又是谁呢?

    无独有偶,与此同时,远在北京以西数千里之外,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首不祥的歌谣在歌舞升平的蜀中大地悄悄流传开来,孩童们以清脆愉悦的音调念着:

    “流流贼,贼流流,

    上界差他斩人头。

    若有一人斩不尽,

    行瘟使者在后头。

    岁逢甲乙丙,

    此地血流红。

    有屋无人住,

    有地无人耕。”

    诡异的歌谣在唇红齿白的小孩儿口中笑着传唱出来,是怎样一种情景?

    大人们听了,每每喝止孩子:“不要唱!”或者干脆拉过来打屁股。

    可是,终究禁不住。

    谁也说不清这些歌谣起自何时,来自何方。它们就像毒瘴一样,从静僻幽深的山阴水涯处弥散出来,带着刺骨的寒意,让太平世界中生长的蜀中百姓不禁暗暗打了一个寒战。

    若天地有眼,便会把目光看向蜀关漫道,剑阁以里。

    四川之外的中原大地,此时骄阳似火,燥热难当。而这巴蜀四围的崇山峻岭之中,却还一派邪雾氤氲。低低的云霭直压过山腰,将暴烈的日光隔绝到九霄之外,却也造就了一片与世隔绝万物闷湿的西川大地。

    千里剑山,岩壑穷天地之险,如鬼怪妖手醉后泼墨,先以天地为绢,枯墨绝笔皴成万丈断崖;又执细毫着淡粉一丝,一气描数十里蜀道于墨崖巨壁,蜿蜒渐隐于峰峦重霭深处。

    再于细丝之上,信手点了两点,却是两人骑驴,缓缓行来。

    蜀道险窄,两匹癞皮灰毛的老驴先后排开,自顾不停蹄地行着,身下几近朽毁的栈道发出颇合声律的冬冬声响。潮湿闷热的天气,毛驴的汗水顺着四蹄流淌下来,每走一步都在栈道上留下一个水淋淋的蹄印。

    “快到了。”一匹毛驴上的骑客说到。此人看样貌不过三十岁,眉目清朗,俊美得不可方物,衣着打扮却仿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灰衣褐袍,葛巾布鞋。

    “你若再是这么每次三个字往外说,我就真地割掉你的舌头!”说话的是另一匹毛驴上的旅客,一个黑衣锦绣的年轻少妇,身段婀娜,美丽中带三分凌厉英气。

    这二人,自然是张三和墨岚。

    二人离了拾遗谷后,墨岚不敢停留,直出了岷山。等张三醒来,二人已经不在岷山范围,由川西北岷山向东南而出,欲经剑阁而入梓潼。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入川,而非往北向甘肃而行,是因为墨岚沿途已经见到不少衣衫褴褛、形销骨立的流民自北而来——她嗅到了乱世灾年的气息。

    更重要的是,她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大族长只说“带他走”,却没说走到哪里去,没说让她做什么。

    她只好收拾起烦乱的心情,听从张三的意见,入蜀。

    不过,张三当然只说了三个字:“七曲山。”

    他这个凡事只说三个字的毛病,让墨岚为之气结。她已经记不得到底有多少次面对张三威胁说要割掉他的舌头。

    然而,张三却依旧故我地用不超过三个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贵庚?”张三问道。

    这是张三另外一项奇特的性格,虽然他每次只说三个字,却总是有频繁的疑惑和感叹。

    “反正足够做你奶奶了!”墨岚恨恨地骂道。的确,拾遗族人,随便牵出一个,怕也是几百岁的“妖物”,更别说她这个大族长的贴身侍卫。

    “怎么做?”张三的声音不分白天黑夜带着股阴森,此时在墨岚听起来却全是讥笑。

    ——做你奶奶!

    ——怎么做?

    墨岚背气得不怒反笑,单手在驴背上一撑,凌空一击侧踢,秀足朝着张三面门而去:“这么做!”

    张三此时已经渐渐熟悉了洗脉之后的身体,配合自身数十年对武道的领悟,一个铁板桥往后一躺,却也勉强躲过。

    “别误会!”他怕墨岚再施杀招,连忙摆手。

    墨岚杏眼一瞪,满腹不耐烦无从发泄,只顾催着座下老驴得得向前,不愿理张三。

    张三跟在后面心中也满是郁闷。他那“怎么做”三字,其实是想问墨岚,怎么做到如此长寿。

    然而,他却未曾想,自己三个字所表达的“如此深意”,却又让人如何猜忖?

    未入拾遗谷之前,他在民间朝堂行走,虽然也有着畸形难改的语疾,但一来因为他跟身边下属上司颇具默契,二来因为他武功高深难觅敌手,三来心计精明算无遗策,每言不超三字反而成了他的招牌,从来都是别人去尽心揣测他张三的心思,绝对无人敢嘲笑。

    如今在拾遗谷中稀奇古怪地一番际遇,落在了这侍卫墨岚手里。打又打不过,说又说不好,实在是尴尬地够呛。

    然而,张三毕竟阅历不浅,应变的本事自然一流,不然又凭什么得了“事不过三”的绰号?他一路上和墨岚交流虽然头痛,但也摸到一些法门,知晓了一些原本毫无头绪的经过。

    他猜到这女子必是拾遗族中身份较高的人,对自己并无杀心。此番带他出谷,此女其实也有些茫然不知所往,同时也还不知道自己身份,并不清楚他入谷的目的。

    这都是他可以利用的空隙。

    “姑娘……”张三厚着脸皮叫了一声。

    墨岚依旧只顾前行不肯回头。

    张三犹豫了良久,嘴巴长了几张,虽然实在觉得别扭,还是勉强喊了出来:“奶,奶奶……”

    “哧——”墨岚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她回过头来看着尴尬的张三,见对方那张俊秀无双的脸上似乎滴得下水来,更是控制不住笑的欲望:“真不知你什么毛病,刻意装出这么一番三字经的做派,方显你高深莫测吗?”

    “我有病。”张三苦笑道。

    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坦诚自己的隐疾。

    他想要继续说,却发现很难表达清楚。

    一行重又无言起来。

    空山羁旅,归于沉寂,只留下老驴踢踏栈道的声音。

    又往南行一段,

    一直落在后面的张三提醒道:“文昌宫。”

    “你是说到七曲山上的文昌宫去?”墨岚耐着性子分析这张三的意思。

    “是的。”

    “去拜张亚子?”墨岚不禁失笑道。

    张三不答,止住坐下的老驴,举目向远处的群山望去,只见一座大庙,隐现于层峦叠嶂之间。

    七曲山,张亚子,又是何方神圣?

    这种事情墨岚自然是知道的。

    拾遗族人,知道的事情总要比普通人多一点。

    张亚子,又称文昌帝君,是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俗称文曲星。据说自周朝以后,先后经过七十三化,才在西晋时降生为张亚子。此人由四川越隽迁居到梓潼七曲山,出任晋朝官吏,后来领军战死,因其生前事亲极孝,又宏扬道教有功,因此梓潼百姓在七曲山建立庙观奉祀。

    墨岚只是好奇张三一介武夫,为何要去拜文昌宫。

    二人再往前走,不久进到文昌宫的大殿之中。

    一名香火道人出来迎接,刚要施礼,张三抬手止住,轻声说了三个字:“丙字号。”

    道士脸色一凛,显然猜到了张三的身份。他不敢多问,恭恭敬敬地转身准备引路。

    张三却不急着走,示意香火道人走远一些,直到听不到他和墨岚的谈话。

    他回头对着墨岚一揖,说道:“多谢。”

    墨岚失笑道:“怎么,卸磨杀驴,这就要赶我走了?”

    张三面不改色,看不出什么心思,又想了想,最终还是只说:“还会见。”

    “呵呵,哈哈哈,哈哈……”墨岚突然仰天长笑起来,声音穿透庙宇,绕梁回环,清脆动听。

    “不要笑。”张三皱眉,他听出了墨岚笑声中的愤怒,只怕这个行事毫无顾忌的女子待会儿做出什么更为惊人的举动来。

    墨岚止住笑,用一双美丽的眼睛盯着张三。

    张三犹豫了一下,指了指自己,说:“张愁。”

    “你叫张愁?”墨岚来了兴趣。

    “字不欢。”张三又说。

    “姓张名愁,字不欢?”墨岚细细品味着这个一听就叫人不高兴的名字。

    “是的。”

    “你父母还真是不会起名字,你这一辈子看来是没法开心了。”

    张三又想了想,很确定地说:“有法子。”

    “哦?”这回墨岚是真的有些吃惊。

    “遇到你。”张愁很诚恳地回答道。

    这下轮到墨岚不知如何回答。她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从来只说三个字的家伙,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收敛起蓬勃的杀心。

    张愁又抬手指了指墨岚的腰间。

    那里放着一块玉。

    张愁从钟慧眸身上夺来的那块玉,还一直放在墨岚的身上。

    墨岚并未伸手去摸那块玉,因为她看到张愁眼珠斜向身后,在微微摇头,似乎暗示她不要有任何动作。

    墨岚静静地看了张愁一眼,转身就走,须臾之间,她已跃出数丈。

    就在这时,大殿中文曲星张亚子神像的后面闪出一个无声无息的身影。

    此人身着白色宫装,虽是太监服侍,却也锦绣堆叠,华贵无比;双手负在身后,缓步踱出,轻静如猫,毫无声响,显然已经是内功轻功均值化境。

    往面上看,光滑无须,全是皱纹褐斑。

    是个枯朽的老太监,仿佛在宫中的品秩也极高。

    “梨公公。”张愁一撩袍袖,便即跪下。眼睛的余光却瞥见梨公公的面庞,似乎比数月之前见到时,更为阴柔憔悴了些。

    通过梨公公的面色,张愁知道老太监古怪的习惯还是没改变。梨太监对一种一种奇门药剂“断阳散”有着狂热的依赖,这种药对身体有损,会让人更为阴柔,丧失雄风,故名断阳。虽然太监吃这样无非更为阴柔,但张愁还是一直猜不透,为何梨太监要自损身体去吃这弊大于利的断阳散。

    “你是……张愁?”那个张愁所称的梨公公一开口,那种阉人的声音就窒息而来,沙哑阴柔地夺人耳膜,“你怎么变得……”

    老太监目光如炬,居然能认出洗脉伐髓之后的张愁。

    “您高明。”张愁心中对老太监这双眼睛实在是又敬重又畏。

    “你这说话的毛病也真是麻烦,我看也治不好了……”梨太监走到张愁面前,伸出常常的指甲,抬起张愁的下巴,仔细地端详起来。渐渐地,从眼底泛起一股邪欲的光芒,仿佛在摩挲一件精美的瓷器,“不过这张脸,可真是……你这是哪辈子修来的造化……”

    张愁不知道如何回答。

    更奇怪的是,梨太监却也没有细细逼问张愁这造化的来历。他依依不舍地放下张愁的脸,又把抚摸过的手指放到面前仔细贪婪地嗅起来。

    张愁心中不禁感到一股烦恶——谁能预先知道,这番容貌改变,居然会让这个变态的老太监产生起恶心的念头。

    “张愁啊,皇上那边已经暗中催了多次,若是再没有你的消息,我就得回京请罪了。”梨太监好不容易从一些****的幻想中超脱出来,渐渐换了严肃的口气,“你失踪多日,随行的锦衣卫全军覆没。还好你两日前在岷山口留下暗记,我才连夜从成都赶来在此等候。刚才听你和那女子对话,难道动了真情?呵呵……”

    张愁苦笑一声,双手一摊:“您多虑……”

    “哼哼,你小子对待女人,从来都是用钱,用权,用蛮力,哪次不是把那些女子玩儿得伤的伤,残的残?你何时跟女人这么和气地说过话?”梨太监不屑一顾地讽刺道,话题却又回到欲望方面。

    “您明鉴。”张愁无法自辩,只能长伏不起。

    “好了,我也不再调笑于你。按你以往的作风,看你刚才跟她一番对答,想是埋了后手才对?”

    “黄雀。”张愁说出这两个字,同时举手,向梨太监呈上一个小小的布卷。

    梨太监接过来打开,眼睛一亮。

    布卷上画着两幅图,一幅是由梓潼前往拾遗谷的路线,另一幅则是乾坤离坎交错分布的方位。图画地极为潦草,明显是仓促新作,刚刚能够识别而已。

    “很好。”梨太监收起布卷,微笑浮于脸上,再次伸手摸了摸张愁的面颊,“你也知道,这望帝杜宇的秘宝,皇上那边是势在必得的。北方满清铁骑蠢蠢欲动,中原、西北流寇渐起。然而,连年灾荒,国力不足,军饷短缺……”突然,梨太监话锋一转,变得极为刻厉,“有些朝廷不能明里去信、去做的事,只能由我们这些躲在后面的人来做,只要于国有益、于皇尽忠,便是我们这些奴才的本分,也是我和那魏阉的不同之处……”

    “你要记住,你当年金殿受辱,落魄街头,是谁让你一身屠龙技不至空负……当今圣上乃是千古不遇的勤勉贤明之主,心怀振兴大愿。你的命不是自己的,是这个大明天下的,是皇上的。”说这话的时候,梨太监已经迈步走开,“所以,记住你的无情,记住你的本分。至于那块玉……”

    此言一出,张愁只觉汗透重衫,在这个老阉面前,自己竟似没有任何秘密藏得住。

    “……那块玉嘛……我,就权且相信那是你所谓的后手吧,呵呵,呵呵呵……河图洗脉……真的是河图洗脉……”梨太监的笑声越来越远,渐渐消失。

    直到一切回归沉寂,张愁才支撑着站起身来。

    他并不清楚梨太监最后所念叨的“河图洗脉”是个什么东西,因此也就无心猜忖这个老太监为何会知道如此冷僻的词句。

    他只是望向墨岚远去的方向,嘴角泛起一抹难以察觉的苦涩。

    此番拾遗谷之行,虽经历奇异的洗骨伐髓,脱胎换型,又得以见到“蝠行”秘法的真容,对于个人而言,不可谓没有收获。然而,朝廷派下来的那个要紧的任务,其实却丝毫没有头绪。只在谷口徘徊了一圈,中了拾遗族人的埋伏晕了过去,然后便被墨岚莫名其妙地送了出来,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竟是一头雾水。

    望帝秘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那块玉片,究竟该如何解读?

    那个黑衣女子,武功高绝,却又喜怒无常,一路行来监视多于护送,却又简单几句话便让她飘然离开。

    她到底是什么目的?猜不透,也看不清。

    转而想着与她在谷中赤诚相见的情景,张愁也不禁失笑。

    他已经隐约发现,自己心中某些部位,略有变化。

    这种变化,虚虚实实,若有若无,说不清道不明,似乎酸楚,似乎挂念,似乎不舍,似乎怨怼,似乎恨,似乎……情?

    自己为什么要让她走?真是所谓的“黄雀”之计吗?

    是或不是,于情于理,张愁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愁。

    他出得文昌宫大殿,独自从依山而建的阶梯上缓步而下,思绪飘得极远。

    七曲山并不甚高,只是峰峦叠嶂,山径崎岖,时时隐现在树丛岩石之间。张愁不自觉走出好长一段路,在一处林木掩映的转弯处停下了脚步。

    “你没走?”张愁对着空无一人的山路。

    “你终于发现我没走?”一个黑衣锦绣的婀娜身影从树阴中缓缓显出。

    “是。”张愁心中暗想,若不是你刻意放松了对呼吸和步伐的控制,自己哪里发现得了。

    “按我的估计,你本该还需多一刻,才能发现我。”墨岚走到张愁的前面,回眸看了他一眼,“你还算有些长进。”

    张愁叹道:“惭愧。”

    “不过那个老太监的确本事不差,来历也古怪。你之前赶我走,就是因为他?”墨岚盯着张愁的眼睛,眨动着一双妙目。

    张愁被这句话惊得汗毛一炸:“当时……”

    墨岚笑道:“当时,我自然在旁。你以为我真那么好说话?让走就走?”

    张愁心中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梨太监的修为,他是极为清楚的。这墨岚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潜藏起来偷听,似乎还真是没有暴露行踪。这是何其诡异高妙的本事?

    一粒豆大的汗珠从张愁额上滴落,他罕见地感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控制。不管是深不可测的上司梨太监,还是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黑衣女子,都让自己完全没有算计的余地。

    他声音有点哆嗦地问:“听到了?”

    墨岚哈哈一笑:“都听到了。你们说,黄雀,玉片,望帝秘宝,你还递上一个破布卷……”她似乎在谈论一个家长里短的笑话,而不是诡诈隐秘的阴谋,“那个老太监还对你说,河图洗脉……不过我看你也不明白。”

    说到这里,墨岚的语调变得十分轻蔑和调侃,像是在逗弄一个可笑幼稚的孩子,却又带着三分冷漠和绝情,进而透出刺骨的讥讽,“你们以为这些都是了不得的秘密,对吧?”

    “我想了又想,既然河图与大族长都选择了你,那你应该有权利知道一些真正的秘密。”

    墨岚从腰间掏出那片古玉,伸出纤细的手指,在面上轻轻拂过。

    “不妨,就让我先给你讲讲这河图洗脉的来历。”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

本站推荐:狼与兄弟天下第九剑来神祇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大符篆师白袍总管仙帝归来巅峰赘婿

拾遗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TX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人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人彘并收藏拾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