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拾遗录 > 第2章 奥妙沉浮晓雾隐 獠牙动静昏鸦飞

第2章 奥妙沉浮晓雾隐 獠牙动静昏鸦飞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拾遗录最新章节!

    钟慧眸觉得自己应该已经到了谷底。

    同时,他自己的人生也已经到了谷底。

    他这回是真的无法动弹了。

    从十几丈的半空急速坠落,尽管谷底的泥土还算柔软,但他浑身的骨骼都几乎摔成了碎块。

    地底传来的冲击,还震碎了他的内脏——虽然不知道是心肝脾胃肾中的哪几处,但那种撕扯肉体的疼痛不会有假,从口鼻中流出的鲜血也不会有假。

    钟慧眸仰面看着半空中还在氤氲的云雾,想着自己被那个号称“事不过三”的疯子推落下来,心中又是一阵发紧。

    他被张三推落以后,分明感受到云雾中暗藏玄机的气流沉降,在惊心动魄的沉浮中,也渐渐摸索到了些法门。这些带着腥味的上升气流似乎分别来自于谷底星罗棋布的多个位置,彼此有交替间歇,并且遵循着某些规律。若恰好在下坠中遇到某一道气流,就能依靠它上升或悬停几息的时间,或是延缓下坠的速度,然后再寻找就近的下一处喷涌气流。

    然而,空中毫无凭借,一切闪转腾挪都要靠腰肢扭动来实现,钟慧眸浑身是伤,行动本就不便,再要变幻方位,就让他难堪无比。眼看着错过了两处气流,整个人像石头一样直直掉了下去,而那时还根本看不到谷底,其下场必然是摔成肉饼。

    钟慧眸已经闭上了双眼听天由命。

    就在这时,他感到有人从身侧推了自己一把,身子在空中斜斜飘出数丈,刚好赶上一处喷发的气流,重新浮了起来。

    他睁开眼四处寻找,却听到头顶传来一个熟悉的阴恻声音:“离火位。”

    眼看身下的气流正在减弱,钟慧眸不及多想,估摸着八卦中离火的方位,强忍着撕裂伤口的疼痛做了一个翻滚,横移出数尺,刚好赶上下方升起的另一道气流,把自己稳稳地托起来。

    “巽风。”

    钟慧眸还来不及庆幸,那声音又再次在头顶响起。

    钟慧眸抬头一看,张三闲庭信步一般负手而立,在气流中衣袂飘飘恍然若仙,说不出的好整以暇轻松自在,但依然面无表情,也不看钟慧眸,只冷冷地盯着周围云雾的深处。

    钟慧眸正在发呆,张三在半空中冷冷地问:“你想死?”。

    钟慧眸猛然醒悟,赶紧往巽风位做出移动,刚好赶在下坠之前寻到新的气流。

    “巽趋乾。”张三再次发出提示。

    这回钟慧眸再也不敢怠慢,老老实实照做。

    二人就这样,一个说,一个做,在荤腥的空谷迷雾中足足坠行了半个时辰。钟慧眸此番也明白过来,这些气流的涌动暗合着先天八卦的方位,只不过变化繁复,很难被局外人看出规律。这“事不过三”也真是了得,短短一番观察就摸索出这些方位,更在情势不明之时就敢纵下悬崖舍生一搏,确实是江湖上的异人。

    二人虽然多番沉沉浮浮,行进得十分缓慢,但毕竟稳住了局面。钟慧眸几番大动之后,浑身伤口已经崩裂,疼得眼冒金星。

    所幸,此时已经能够隐约看到谷底地面的木石岩块等物事,气流的喷发频率正在加快,冲击力度也越发强劲,云雾中的腥味更加浓重起来。

    只听张三大喊一声:“乾转震!”

    此时,乾位上原有的气流已经消失,钟慧眸早下坠了足有数丈,心中正在发慌,这番听张三发出指示,不及细想,立刻咬牙拼命往震位扭了过去。

    然而,震位上却没有出现预料中的气流,钟慧眸喉咙中一声惨呼,掉了下去。

    张三冷笑一声,向震位靠过来使了个千斤坠,在钟慧眸身上全力一蹬。借着这一纵之力,张三鼓荡着满袖山风,像个气球一样,轻飘起来,缓缓往谷底落去。

    而钟慧眸受了张三蹬踹借力,如秤砣般急速跌落数丈,结结实实摔在谷底。

    他在昏过去之前,听到上方的张三发出轻蔑的哼声。

    张三此刻站在钟慧眸的身前,打量着这个重伤残废,孔窍流血的废人。

    他把手伸到钟慧眸的怀里,掏出一个厚实的布包裹。

    他的动作娴熟而自然,一点儿也没有尴尬或商量的意思,仿佛这个包裹本来就是他的,只不过暂时放在钟慧眸身上保管了一段时间。

    这包裹被钟慧眸保护得十分妥帖,即便下落时,都下意识地侧过身,避免包裹着地撞击,可见其多么要紧。

    张三层层打开包裹,最里面是一块古旧的玉片,半指厚,三指宽,约六寸长,黄绿斑驳,满是岁月侵蚀的浸渍,面上还有些深浅不一的花纹。

    他千里追捕,外人看来是觊觎钟慧眸怀里的这块玉,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让钟慧眸带着自己进到这拾遗谷——只有到了拾遗谷中,这玉片才有意义。

    各中内情,世人不知,不见得东厂不知。

    崇祯帝登基以来,鉴于魏忠贤乱政之祸,便荒废锦衣卫,削弱宦官势力。东厂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过去数代厂卫首领对百官的监控压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知晓了各种隐藏于世家望族中的秘闻。

    那是洪武初年,凉国公蓝玉率部攻克成都,功勋卓著,蓝玉之女被册封为蜀王朱椿的妃子。然而,蓝玉不久之后便因谋反获罪,剥皮实草,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民间对蓝玉之罪颇有不忿,对牵连死者如此之众更是不解。世人大多认为这是兔死狗烹的政治戏码,是洪武帝的心胸问题。更有人认为,这背后是厂卫势力暗中推动,排除异己,诛杀功臣。

    然而,却只有极少几个人知道,当年功臣遭戮的惨祸,与这片玉大有关联。

    张三把玉重新包好,仔细收藏起来,才蹲下在钟慧眸身上几处大穴上点了几点,又把一股内息由胸口渡入其体内。

    钟慧眸暂时保住了性命,却无法减缓痛苦,更因舌头断掉无法说话,只好死死瞪着张三。

    张三也不理他,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略作调息,开始打量周围的环境。

    谷底甚是平整,十分空旷。地上泥土柔软潮湿,光线昏暗,长满了喜阴的苔藓和蕨草。

    那云雾中的腥味已经十分的浓,但并未对人造成什么伤害,反而有精神更为旺盛之感。

    奇异的是,谷底满布龟裂的地缝——地面每隔数丈,就有深深浅浅的裂纹交错重叠,仿佛构成了有规律图案,又仿佛杂乱无章。

    更有一条人为踩踏出的小路,直至谷底东西两端云雾深处,均看不到尽头。

    张三研究了半天地面的裂纹,毫无头绪。看着那条小路,不禁又有些犹豫,环境不明,该往何处走起?只好再往四周端详。他发现钟慧眸躺倒的位置,石壁上面隐约有字。走近发现,写的是四个篆文——“阡风陌道”,从字体看,怕是春秋战国时就有了。

    张三本是儒生,世人只知他武功高,机谋深,却不知他更有满腹经纶,之所以武道彰显而文曲内秀,实在跟他此生奇遇有关。此时,张三稍作思索,便明白了这四个字的含义。

    阡者,由南向北的道路。南方象征人之生时,北则指人之死日。阡风,便是由南往北,从生到死的风——刚才谷内上下沉浮的风,应该便是这阡风。

    陌者,自东而西的道路。东方,乃日出之地;西方,是日落之处。陌道,想必就是谷底东西纵贯的这条小径了。

    然而,该往东走还是往西去呢?

    刚才悬崖上纵身下跃,暗含着否极泰来、无中生有的易理——而此时呢?

    张三略略思考后,发现毫无头绪,便凭直觉抬脚往西边行去。

    行进之初,他十分谨慎小心,每一步都害怕踏错机关陷阱。走了好久,发现并无异常,才渐渐放松下来。只觉这道路并无变化,只是云雾遮挡看不清远处。

    一路走来,张三渐渐发现了地面那些裂缝的玄机——在谷中自下而上、时有时无的阡风,均是从地面较深的大裂缝中喷发出来,喷发之初气劲极为猛烈,直到高空才逐渐变得柔和。这些气流中含有温热的水汽,并不像普通地泉那般水量磅礴滚沸。

    这些从地下不断喷射上来的水汽腥味浓重,想来就是谷中云雾的来历。只是不知为何这些自然形成的地泉水汽,能够遵循先天八卦的方位按时喷射——若是人为设置,这该是何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手笔?

    又走了好久,张三猛然发现不对劲,道路两旁近处的景致开始熟悉起来——他竟然仿佛是走在来时的路上!

    片刻之后,果然在路旁不远处找到奄奄一息的钟慧眸,那石壁上“阡风陌道”四个字还好端端立在那里。

    明明是一直往西走,却绕了个圈回到了原地。

    饶是张三见多识广,也不禁有些悚然。

    ——这是拾遗谷究竟是个什么诡异的所在?

    正沉吟间,张三只觉背后两股森冷的杀机一左一右凛冽袭来!

    剑气!

    居然有人能够在咫尺方圆的道侧隐藏起来,令张三这个级数的高手毫无察觉!

    潜伏的二人就像经验丰富的猎手,合作无间,早有默契,对彼此的出手习惯十分了解——出手第一招,不仅为彼此最擅长的攻击方位留出了余地,更把猎物可能做出的应变封堵——一动手就是不留余地的绝杀之局!

    但是这所谓的绝杀,对张三来说,也只算是筹谋和招式上的绝杀。

    技击一道,胜负之关键,还要看经验,看胆略,看进退,看抉择。

    这便是境界。

    张三的境界,是为成事不择手段,不留后路,不分善恶,只看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世人都说没有他张三办不成的事!

    在这种境界中,数十年如一日地浸淫着,张三在生死一刹那的反应无比清晰——躲不开,架不住,那就先捱着,先受着,忍一步,再算下一步。

    只是此刻这一步实在忍得有点痛。

    两柄剑同时穿透了张三的身体。一柄在左脚踝,一柄在右肩胛骨。

    这次暗杀看起来极为成功,然而两名暴起的杀手却不约而同地极度惊恐起来,几乎同时弃剑暴退。

    ——暗杀的剑本是袭向张三的背,却从张三的正面穿了过去!

    面对绝杀之局,张三并未使用自己在钟慧眸看来鬼魅般的身法去试图躲闪,而是用自己高绝的身法花了最短的瞬间,做了最快的事情——他仅仅转了个身,然后直面这两柄杀人剑。

    于是,换做杀手不知所措,这二人来不及改变剑的方位,原本袭向右脚踝的剑穿透了左踝两寸一分,原本刺向脊椎的剑穿透了右肩一寸四分,然后被张三的骨骼和肌肉突然收缩夹紧,进退不得。

    剑锋与骨骼摩擦,发出令人牙根酸痒的咯吱声。

    杀手们此时退后,已然来不及了,张三抬起未受伤的左臂,闪电般抓向其中一个杀手——一股强劲无匹的吸力像无形的绳索,把杀手刹那间牢牢扯住,然后如同纸鸢一样飞向张三。

    张三看都没看另外一名杀手,因为真正的威胁还未出现,他要把重伤后看似瘫痪的右手留给潜藏的真正杀机。

    果然,就在他左手即将扼住那名杀手的时候,整个谷中突然黑暗寂静下来。那万分之一瞬,张三失去了所有听觉和视觉,就像被人从一片光明中突然扔进了密闭的瓮里然后盖上了盖子。

    张三本能地一恍惚,这片瞬间出现的黑幕已经消失,谷里又充满了云雾氤氲的昏暗光线,然而那个本该被其击毙的杀手也不见了踪影。

    谷中的一片寂静肃杀,凉风渐起,吹得人心寒。

    张三一人孑立,两处剑伤透骨,血流不止,一身功夫已经被废了一小半。

    然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张三先生却到此刻连杀手的样貌都还没有看清。

    如果说出去,俗世间怕是没人会信。

    但这里,是拾遗谷。

    而且,还仅仅是在人间通往拾遗谷的入口,而已。

    坤藏再次隐入河图大阵的气机之中,大口喘着粗气。

    他感觉自己刚才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捡了一条命回来。

    那个张三先生最后一抓所用的擒龙手功夫已经炉火纯青,破空内劲虚实相生,柔而猛烈,刚而绵韧,一招之内含有七八种暗劲,即便平时在谷中与师父菜伯等几位前辈过招,也没见过这么老辣的破空擒拿技。

    要不是关键时刻,乌鸦白疤通灵救主,破釜沉舟使出“夜幕”,坤藏自己应该已经落在了张三的手里。

    阴之葭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自谷中出生以来,从未见过如此搏命的打法。坤藏和自己的两柄剑都还插在那个张三身上,却丝毫看不出这个人脸上有痛苦或不适的表情。

    他眼睁睁看着那张三伸出手,把两柄剑一一抽出来。张三的伤口肌肉和血管随着剑锋蠕动抽搐,殷红的血滴滴答答地流淌出来,打湿了衣襟,然后深深浸润在脚下的土壤里。

    张三忽然大笑起来,显出一副狂放至极的样子。他的声音像一把刮骨的利器,穿透浓雾,在空谷中荡漾回环,刮擦着崖壁;又有一波波回音往返叠加,一浪高过一浪,扫荡着谷中每一寸岩石和草木,惊起一片又一片潜藏的鸟雀和虫兽。

    过了良久,张三终于止住狂笑。雨疏风歇,谷中草木却还止不住颤栗。

    张三自嘲一笑,眼神中露出精芒:“明白了!”

    话音未落,他的身形已经向北侧崖壁跃起足有两丈,像一头暴起的游隼,几乎化作一道光,奋起全身之力向着一处岩石猛击出一掌。

    一声巨响,齐人高的悬空岩石在半山腰被拍碎,只听哇啦一声凄厉的惨鸣,一头黑色的鸟影从腾起的粉尘中冲天而起,速度极快,身形不乱,只不过毛羽纷飞略显狼狈。

    张三重伤之余全力攻击,却没能伤敌,半空中无力追杀,只好在一跃之后顺势下落,着地时,左手中食二指夹着一片黝黑狭长的羽毛。

    张三用手指捻了捻黑羽毛,看向半空中振翅悬停的黑鸟,出乎意料地一拱手说了句:“幸甚!”

    那空中的黑鸟似乎听懂人言,哇啦哇啦叫了两声,如破锣般暗哑,算是回应。

    此时,一旁本来瘫痪不起的钟慧眸已经稍稍斜坐起来。

    虽然面色苍白,口角还有血迹,但经之前张三用独门闭穴手法止血施救,又渡了几分真气过去,他精神好了很多。舌头断处的伤口剧痛,让他不能说话,心思却十分清醒。看着张三对黑鸟说出幸甚二字,钟慧眸也忽然明白了这黑鸟的来历。

    江湖传闻中,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列出了‘三哀’。一曰枯藤,二曰老树,三曰昏鸦,据说“枯藤断生死,老树通阴阳,昏鸦淆晨昏”,皆为拾遗谷所独有的奇物。想不到还没进谷,先就遇到了其中的昏鸦。

    他刚才目睹了电光火石般的一番搏斗,心中默默思量。深知今日能否脱困,或是更有侥幸,能够进入拾遗谷,全在这昏鸦及控御飞禽的主人身上。

    若是这昏鸦能够再使用一次夜幕,当有一线转机。

    钟慧眸一念至此,忍痛往刻有“阡风陌道”四字的石壁悄悄挪动了几寸。

    然而,张三是何等的耳聪目明,这个小动作哪里能瞒过。他身形闪动,已经来到石壁前,左手一把钳住钟慧眸的脖子,将其举到石壁前重重地按将上去。然后转身看向一处灌木掩隐的角落,喝了一声:“出来!”又侧身向一块平白无奇布满苔藓的岩石吼道:“还有你!”

    半晌之后,张三所朝着吼叫的木石之后,各走出来一个少年。

    正是坤藏和阴之葭。

    二人伏击失败,借着谷中河图大阵的气机再次躲藏,却还是没有躲过张三在有备之后的察觉。

    张三刚才一番狂笑嘶吼并非无的放矢,那其实是他秘修的一门独特武功,可以通过四周环境对声波的回荡,探查地形,搜寻行踪。可惜他所获秘籍不全,只知这门武功若修到极致,甚至可以通过声波回荡的极细微变化,知晓四周如芝麻针尖大小物件的材质、形状、方位。

    这门武功的创始者,据说是前朝一位绿林大盗。他身在黑道,却啸聚义军,对抗元蒙朝廷。然而,他被友人阴谋出卖,在蒙古高手追杀时中毒失明,误入一处蝙蝠洞穴,这大盗在洞中闭关苦修十年,受蝙蝠行动启发,创制出这么一门绝技。出关之后,杀尽背信弃义之徒,快意恩仇。

    只是这名绿林大盗在蝙蝠洞中苦捱多年,冷雨凄风,寒毒入体,年未半百便一命呜呼。传闻他曾有个儿子,但从来没见在江湖上走动,大盗的一身绝技似乎也从此失传。江湖引为憾事。

    不料在洪武大帝驱除鞑奴,建立明廷之后,东厂锦衣卫在一个朝廷大员府中查抄出一本残缺不全的秘籍,名曰《蝠行》,当中断断续续地记录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武功法门。当时经手的太监修为不够,虽知其珍贵,却因残破而毫无作用,便将其束之高阁。

    直至张三在数年前开始为朝廷做事,得以有机会翻阅尘封的卷宗,才无意中发现这本残篇。他凭着惊人的智慧和本身深厚的武功底子,渐渐揣摩出一些门道,学会了当中一些靠音波发动的奇特技艺。张三如获至宝,加倍钻研,可秘籍实在残缺得厉害,再难进一步,只能练成不到十之一二。

    此番按东厂梨太监的指示,随钟慧眸入拾遗谷,虽另有天大的机密缘由,但张三本人也有些私心。

    拾遗谷,谷如其名,如果真的有传闻中那么神奇,说不定有办法能够找到全本的蝠行秘籍。

    坤藏和阴之葭二人哪里知道张三心中所思所想,只知行踪已经暴露,没奈何出来与敌人当面。但心中的疑惑却无法驱散,二人均想不通以河图大阵的厉害,怎会被人发现了藏身之处。

    “好小子!”张三看到重伤自己的对手,居然是两个十五六岁、面带稚容的少年人,也不禁叫了一声好,心中更对拾遗谷中的种种厉害传闻深信不疑了。

    拾遗谷,历朝历代均有其传说,似乎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但罕有人能够踏进一步,甚至没有人知道确切的位置。有人说在极北苦寒之地雪峰之巅,也有人说在东海波涛深处琼楼之中,反正莫衷一是,奇谈怪论纷纭。

    不过有一点却有共识,那就是但凡天下战乱,生灵涂炭,或是瘟疫遍行,死者无数,拾遗谷中便会派出一批使者前往战乱或瘟疫之地。这些人,自称“拾遗者”。他们所“拾取”的“遗物”,是那些濒死者的记忆和生命。

    据说这些使者会使用一种奇特的法门,和濒死者签下血誓契约,然后凭空点燃蓝色的焰火将契约焚烧成灰。仪式之后,濒死者身亡,其记忆和残存的生命就被拾遗谷的使者收割为己用了。

    更有夸张的说法,由于拾遗谷中的人每用这种奇异法门杀死一人,就会把对方残存的寿命和记忆叠加到自己身上,于是“拾遗者”们寿命近乎无限,见闻知识无比广博,全是长生不老的妖怪……

    这种荒诞不经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有的活灵活现,有的添油加醋,但几乎不例外地指向一个事实——拾遗族取走了他人的生命和记忆。

    换句话说,拾遗谷,就是一个拾取贮藏人间遗失记忆的地方。

    如果按照上千年的积累计算,无数死去的生命,会留下多少遗失的宝贵记忆?这又是一笔多么难以计量的财富?

    如果有人要寻找失落的文献——

    如果有人要补全残缺的武功——

    如果有人要开启上古秘密的宝藏——

    那么,他最应该去的地方,必然是拾遗谷。

    如果说之前张三对拾遗谷的深不可测还有所怀疑,那当他看着眼前这两名年少的杀手时,已经深信不疑。

    因为他想起了有一套传说中早已失落的剑法。

    刚才两柄长剑穿身,凶险万分,他没有时间分神去想。

    此时,由两名少年的步履身形,再联想地上那两柄看似普通,实则形制略长、略窄的青钢剑,他便记起来了。

    獠牙剑。

    这套剑法据说是上古大神伏羲所创,分为两路,一路名蛇獠,一路名蛇牙。操蛇獠者,主防;运蛇牙者,主攻。

    獠牙交相咬合,无法可破。

    若不是这两名少年对敌经验尚浅,就凭着獠牙咬合一记必杀,当时死的就该是张三自己。

    这么两式号称神创的玄妙剑法,居然能够在拾遗谷两个普通少年手中再现,还有什么遗迹秘宝不可幻想?

    张三心情激荡,同时又不禁暗道一声侥幸。如今杀伐之势已经逆转,张三生怕节外生枝,不敢再有耽搁,扼住钟慧眸咽喉的手狠狠一紧,钟慧眸一声闷哼,满面红涨,痛苦不堪。张三冲那两名少年大吼一声:“怎么进?”

    坤藏闷不做声,阴之葭却不屑一顾地笑了,并未回答。

    张三从未被如此轻蔑过,加之伤势渐重,心情越发烦躁,在二人面前竟有些沉不住气。他恼羞成怒,再次大吼道:“怎么进?”

    “嘿嘿,”阴之葭这回居然笑出了声,“我说这位什么三,对,事不过三,张三先生。你叫事不过三,但好像已经搞错了两件事。第一,你抓住这个人的脖子有什么用?我们又不认识他。第二,你吼那么凶又有什么用?你吼完我们就会让你进?”

    张三一时语塞——千里跋涉,一路跟踪追杀,他都一直一厢情愿地抱有一个猜测,以为钟慧眸跟拾遗谷有斩不断的联系,即便不是拾遗族人,也应该关系匪浅。他却逐渐忘了这只是自己的猜测,从未得到证实。

    此刻情急之下,他居然想让面前的少年因这个已成废人的钟慧眸而妥协就范,实在是忙中出错。

    “其实你搞错的还有第三件事,你这个事不过三的名头我看也该改改了。”阴之葭越发放肆,开始调侃起来,“你也绕着这陌道转了一圈,就没发现什么不妥?”

    张三猛然想起,自己的确遗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除了眼前诸人,这谷底本应该还有三个人才对!

    那三个按他的指令,跳下山谷的黑衣人。

    他已经沿着陌道走了一遍,山谷形制并不算大。那三个黑衣人就算摔成肉饼,此刻也该看到支离破碎的血肉痕迹才对。

    而现在,这谷底除了木石苔藓,哪里有血肉模糊的迹象?

    难道,这三个人根本没有摔落谷底?

    一念至此,张三赶紧抬头望向半空,却已经晚了。只听那乌鸦在半空中凄厉一声嘶鸣,张三眼前一黑,不仅耳目失去知觉,所有感官都消失无踪。张三只觉脑中思绪还在,只是却漂浮在无边无尽的黑暗之中,没有了身体,只剩下一点神思,如孤舟悬于虚无之海。

    而在外人眼中,张三已经如同行尸走肉般栽倒在地,一动也不能动。

    同样是昏鸦发动的“夜幕”,这一次的威力竟然远远超过前回。

    钟慧眸正在猜测,却听阴之葭说道:“我说菜伯大师,你都干嘛去了啊?这乌鸦不是早就来给你报讯了吗?怎么现在才来……不过,比起你这个笨徒弟,还是你的御术靠谱些……”

    只见那“阡风陌道”石壁前,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老人,身材中等,花白的头发一丝不乱,用木簪束起来,扎一根棕色的头带;一身麻衣旧长袍缀了不少补丁,但却纤尘不染。脚上白袜布鞋,十分整洁。往脸上看,胡子剪成短茬,修得规规矩矩,每一根都几乎一般长短。往脸上看,面容整肃,不苟言笑。

    他整个人仿佛陵墓两侧石头刻成的甬,一万年都不会笑一笑,动一动。

    这是个第一眼让人觉得严肃守礼甚至令人敬畏的老人家。

    但是当你多看几眼,就会发现另一个惊人的现象——他的衣袂头带乃至发丝,居然真的像石雕成一般,谷中尽管阡风吹拂,它们却纹丝不动。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如石甬般坚硬的老人,居然有个温和如邻居大爷的称呼——菜伯。而且,刚才这次昏鸦白疤所发动的“夜幕”之所以与众不同,便是因为换了他这个操纵者。

    菜伯没有搭理阴之葭的抱怨和马屁,只坦然受了徒弟坤藏一拜,然后径直走到钟慧眸面前,检查完伤势,硬硬地说道:“你活不成了。”

    钟慧眸虽然早已料到这个结果,但还是在听到菜伯说出来事实之后感到一阵悲哀。

    他冲菜伯微微点了点头,又张开嘴示意了自己断掉的舌头,然后用求助的眼神扫视着菜伯、坤藏和阴之葭。

    阴之葭灵机一动,找来一根树枝递给钟慧眸,示意他在地上写出来。

    钟慧眸却出人意料地摇了摇头,满是祈求地望着菜伯。

    “他伤得太重,浑身骨骼都几乎碎掉,不管说还是写,都没有可能。”菜伯说道。“不过……”菜伯突然话锋一转,目光凌厉地看着钟慧眸,“我刚才旁观,你就算骨骼尽碎,也要拼尽全力挪向这刻着‘阡风陌道’的石壁,难道你懂得入谷的方法?”

    钟慧眸心中暗暗叫苦,想待解说,却口不能言。

    菜伯见状,更是生疑,再次俯下身子,用手蘸了点钟慧眸伤口上的鲜血,放到嘴里吮吸咂摸了一下,止不住的惊骇浮现在面上:“你是鳖灵后裔?”

    钟慧眸没想到拾遗谷中居然有这样品血识脉的奇技,还没入谷就被认出了身份,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地面却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颤动,饶是菜伯三人武功在身,也颇有些立足不稳。山崖上也因为震动,落下不少尘土和碎石。

    地震持续了一会儿,并伴随着一种沉闷的轰鸣声,似乎来自地底,又似乎从山谷的尽头传来

    “又地震!这都是这个月来的第几次了?”阴之葭被突如其来的地震搞得十分心烦。坤藏拍了拍身上的土,倒是很沉得住气。

    菜伯阴着脸,再次用凌厉的眼光打量了钟慧眸一眼,说:“谷中频发异象,变故将生,大族长召集三师议事,我得赶紧回去。不能将这两个外来人简单处置,带上他们,随我去见大族长。”

    一听三师议事,坤藏和阴之葭为之肃然——他俩都知道谷中有大事发生,却没料到事态已经到了令大族长召集三师议事的地步。

    拾遗谷中,身份最高的,是大族长冬阳玉,其下有智、伐、礼三师。这气度内敛的朴实菜伯,其实是三师之一的礼师,在族中掌管宗庙,威望地位极高;与他并列的,还有阴之葭的师父,智师秋知叶,掌管族中文事;伐师左无横,负责族中武事。

    平日里,三师分别统领各自事务,互不干涉。但若是一旦大族长召集三师议事,定是涉及族中兴亡。

    二人当下不敢怠慢,阴之葭扛起不省人事的张三先生,坤藏则小心翼翼地背上骨骼尽碎的钟慧眸。

    菜伯走到“阡风陌道”石壁前,轻轻抚摸着岩石,默默诵祷了几句奇特的经文——他的声音跟平常说话不同,并非呼气发声,而是吸气发声,听起来十分急促,像是在啜泣,绝不似任何一种人间的语言。

    菜伯一边施为,一边再次打量着钟慧眸这个鳖灵后裔,一股复杂的情绪逐渐升起,一段本已尘封在漫长岁月中的记忆竟开始浮现。

    但他还来不及沉浸其中,石壁前方地面就已经开始发出轻微的震动,仿佛有粘稠的液体在地下流动,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坤藏依旧淡然,阴之葭却在眉宇间露出为难恶心的神情。

    “又是‘鼋液’……菜伯大师,咱们非要做那回事吗?”阴之葭想起自己身上即将发生的事,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菜伯看了他一眼,说:“你跟你师父年轻时还真是一个样……”依然生硬的语气里居然带有一丝无可奈何。

    此时,附近地上有一道裂缝竟已经生生扩开三尺,足够穿过一个成年大胖子。裂缝中涌动着被阴之葭称为‘鼋液’的粘稠暗红液体,仿佛是半凝固的血肉和胶质的混合物。伴随着粘液的涌出,空气中的奇异腥味达到极致,看来这液体便是整个岷山中荤腥气味的来源。

    “走吧。”菜伯说完,人已经跳入裂缝中,迅速被暗红的粘液包裹,消失。坤藏背着钟慧眸紧随其后,

    阴之葭嘴里念念叨叨地嘟哝着,犹豫地看了一眼旁边的昏鸦白疤——这一回,一人一鸟倒是颇有默契,看来这扁毛的生灵也不太喜欢粘乎乎的东西。

    然而,白疤似乎更不喜欢跟阴之葭这么无聊地耗下去,一个冲天,然后头朝下化作黑色的迅影,华丽地钻进了裂缝粘液中,只发出短促的咕嘟声,就消失不见了——这种急速地冲刺,应该可以减少在粘液中滞留的时间。

    阴之葭扛着昏迷的张三,无奈地环视了一眼依旧浓雾弥漫的空谷,捏着鼻子也蹦了下去。

    仿佛有灵性一般,那宽达三尺多的地缝迅速合拢了,散发着腥味的粘液也重新沉入地底,一切气息都被一股阡风吹散,融入到迷蒙的雾霭之中。

    万籁重归寂静,如同无人来过。

    ;

本站推荐:狼与兄弟天下第九剑来神祇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大符篆师白袍总管仙帝归来巅峰赘婿

拾遗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TX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人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人彘并收藏拾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