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邓国平文集 > 论古代女悲剧的审美感

论古代女悲剧的审美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邓国平文集最新章节!

    古今中外,描写女子的凄惨、悲剧的作品很多,却很难找能与红楼梦中大观园女儿们结局的凄美与悲哀媲美的作品。或“奸谗抄检大观园”“树到猢狲散”一个风光极盛一时的封建大家族的命运尚且可以转瞬即逝,那么普通人家的命运更是不堪一击了。那种封建皇权决定一切家庭悲喜剧命运,一切完全掌握在上层建筑者的喜怒哀乐之中的社会怎么长久治安?贾家的命运不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吗?既然那个时代是那样,做为那个时代中的一个中小层女子的命运当然也逃脱不了必然的厄运。

    幼年的英莲,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英莲本身也长得俊俏标志,十分可爱。按常理看,一个漂亮可爱、生活在殷实家庭的独生女儿,她的命运应该是和谐而美满的。但是,好景不长。英莲长到五岁时,她家里的佣人霍起在元宵节带她去逛节时,佣人只与她分开一会儿,英莲就被人骗走了。英莲被骗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破坏了。从此英莲的命运也开始转变,从一个富家小姐,转眼就成了一个被饲养等待长大待价而估的女仆。这是传统的旧中国人口买卖制度下,女孩命运的一种无法逃脱的归宿。在传统的封建旧中国,等级分明。有钱有势的人家,可以衣食住行享受着仆人的侍奉,有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就衍生了人口制度。尤其对幼小女孩的买卖成了社会的一种风气。一些人贩子,往往就寻觅一些有几分姿色的小女孩,当然这种寻觅自然离不开一些拐买的手段,他们把小女孩从一个地方拐买到别处,先养大几年,同时按他们的要求进行培养训练,待价而估从中牟取利益。所以但凡热闹时节,小女孩稍有与大人走失,人贩子就会钻了空隙把人带走。英莲就是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的牺牲品。

    当然人口买卖也具有随机性,至于长大后的英莲最后“花落谁家”这不是英莲自己所能决定的。在这里,命运又跟英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英莲长到十二三岁时,姿色不凡,被公子冯渊一眼看中了。这冯渊原来偏爱男风,却对英莲一见钟情。可见英莲在冯渊心中的分量之重,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英莲被这个对她有情有意的男人买去做妾,说不定能做一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偏偏贪财的拐子第二天又把英莲卖给了薛家,意图卷走两家的银子逃走他乡。结果拐子被拿住,两家都要人。结局是薛蟠仗着有钱有势,将冯渊打了个落花流水,抬回家后就一命呜呼了。在这里,权势的力量是何其猖狂,为争一女子,造成了命案,而肇事者却逍遥自在。对于官宦世家,视人命如草芥的薛蟠成了英莲的买主,也就拉开了英莲悲剧命运的序幕。

    如果说英莲幼年被拐是封建人口买卖制度下的牺牲品,那么英莲与冯渊失之交臂,转眼成了薛蟠的侍妾,这时英莲就成了封建权势下的牺牲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他们的命运沉浮非自己所能把握的,他们像一支小船,飘荡在封建社会的风浪里,任何一缕强风,一个大浪就可以改写他们的人生。虽然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他们那种与身俱来的内秀却无时不闪耀在大家的身边,那种娇艳的光泽被污秽,那种美丽被亵渎,常常让身边的男性也为之叹惋!这在英莲身上就得到了体现。英莲跟随薛蟠,改名为香菱,来到大观园。凤姐说她“其为人行事,却又比别的女孩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她呢”周瑞家的也说香菱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的蓉大奶奶的品味。就连一向不知胭脂粉的贾琏也为香菱打抱不平“那薛大傻子真玷污了他,”在旁观者眼里,香菱是那么的优秀,薛蟠的为人则为大家所不齿,认为香菱嫁给薛蟠是一种悲哀。但是,香菱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旁观者为香菱的不幸婚姻唏嘘不已时,香菱却早已深深陷入了对封建婚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同与认命中。在这里,那种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已经进入了女性骨髓里,这种意识将支配着香菱这种女性以宽大的胸怀去接纳与渴望薛蟠的感情。尽管薛蟠之流是风流污秽的,这更反衬悲剧之深。这种极限悲剧就是香菱很难意识到嫁给薛蟠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客观上讲,香菱是一位非常纯洁的女性,纯洁得没有半点心机,纯洁得内心充满着诗意的追求。这种纯洁在我们充满诗意地欣赏的同时,往往也为她捏一把汗,为她的命运必然走向悲剧而叹惋。为她的纯洁被毁灭而痛心不已。至于香菱的单纯,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品读:

    香菱把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给了薛蟠,薛蟠是香菱生命中唯一的一个男人。薛蟠在外沾花惹草,调戏柳湘莲遭了痛打,香菱哭得眼睛都肿了。在做对联时,香菱以“夫妻蕙”对“姐妹花”甚至为薛蟠迎娶夏金桂而操心等等,都是因为香菱心里有着对丈夫深切的感情,而后来香菱抑郁而终,正是她感觉到对丈夫的感情随风而逝了。她的感情支柱崩溃了。也预示着香菱的生命由忧郁走向终结。

    在薛蟠外出做生意后,香菱与宝钗为伴,入住大观园,香菱学诗的痴情与执着,是她纯洁的另一个方面。古代中国“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应该做些“女红针织”之类的事。做为婚嫁后的香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学习,这才是实实在在女子学的东西,何况她的丈夫薛蟠并不让她省心,她应该忧郁,烦恼,操心,哪有闲情逸致去学诗?而香菱却恰恰相反,竟然开始迷恋起诗来。并且达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这正是香菱一尘不染,心灵纯洁无暇的写照,同时,也是她追求积极,乐观向上的体现。在整个学诗的过程中,她显得可爱而执着,常常让人感动,在这里,她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香菱学诗,开始就被宝钗泼了一盆冷水,但她未气馁。求师心切的她找到才华横溢的黛玉,从此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诸事不顾,连宝钗催她睡觉也不去。

    从读诗到思诗写诗,香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也终于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了好的作品,在大观园吟诗的日子里,是香菱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学诗开启了她思索的闸门,学诗对香菱而言,充满了甜蜜,风花雪月,香菱体会到的是喜悦与满足,痴迷和陶醉。但这种甜蜜其实是短暂的,从诗歌的光环中走出来,我们看到的是悲凉的心情和黯淡的生活,诗情过后她又陷入了更加黑暗,更加痛苦的深渊。在这里,诗其实成了一把双刃剑,诗意让她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期望和向往,同时,诗又让她学会了思索,学会了抒情,学会了表达,把表达后的诗情进行反复地咀嚼,情绪便会更长的弥漫,或好或坏,如她梦中所得的八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玷敲千金白,半夜轮鸡唱五更寒。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依栏。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在这首诗里,香菱表达了自幼饱经离乱之悲,漂泊之苦以及对家人思念。读诗学诗写诗,对诗的追求与思索,其结局是在她纯洁乐观的世界里注入了忧郁的元素。这为他后来的忧郁而终埋下了伏笔,所以诗情对香菱是喜也是悲。痴情的学诗,让我们看到了香菱少女的纯情,诗意地探索与表达也掀开了香菱苦闷的心灵闸门

    香菱是单纯的,但在那个充满奢华与欺诈的世界里,香菱的纯洁必然会成为被伤害的对象,让我们一起来看香菱是如何对待夏金桂以及夏金桂如何对待香菱的,在那个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有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已取得妻妾身份的女人,对于男人再娶往往是心有不甘,至少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与别的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的爱情婚姻,被关爱的机会自然会少一些。但香菱却毫无心机、毫无戒备,对夏金桂是一片真情,满心欢喜地盼望夏金桂早日过门,巴不得夏金桂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如果说香菱对诗的执者追求超越了他所在时代女性的追求,显得单纯可爱。那么真心盼望夏金桂早日过门与他一起分享薛蟠的婚姻,这种单纯未免有些可悲,这是女性缺乏强烈自保意识的标志。这点连宝玉都替香菱担心,但香菱不仅未意识到婚姻的危机感,反而误会宝玉的好心,香菱也因此为这种单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个女人共侍一夫,其实就暗藏了一场婚姻争夺战,而香菱并不这样看,以为薛蟠娶了夏金桂,自己可以分点责任,得了护身符,因此期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这种单纯的思想意识支配着她真心真意的对待夏金桂,可惜别的人不这样认为。夏金桂更不这样看,夏金桂的目的是要彻彻底底的折磨打败香菱,成为唯一讨好蟠的妻妾,为了达到目的,夏金桂是处心积虑,想方设法,把香菱不断打入痛苦的深渊。夏金桂的到来,也就预示着香菱悲剧的开始

    香菱对夏金桂是真心相待,但夏金桂刚刚嫁入薛家便视香菱为肉中刺,眼中钉,对香菱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连她的名字也看不顺眼。心计较重的夏金桂经常折磨香菱,但香菱并没有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中了夏金桂的圈套,撞破了薛蟠与宝蟾半推半就的好事,遭到了薛蟠的辱骂。在这里夏金桂不仅要自己一而再地伤害香菱,还要借助薛蟠的手伤害香菱,夏金桂的目的就是把薛蟠完全地占有,无情地折磨单纯的香菱,把香菱逼向痛不欲生的边缘。为此,狠毒的金桂更加变本加厉,变着花样地设计摆布香菱。首先,她想方设法让薛蟠威逼香菱陪她睡觉服侍她,事实上她命令香菱睡到地上,且令她不得片刻安息,百般折磨,在肉体上精神上摧残香菱。除此之外,夏金桂还装病,说是被香菱气的,并故意抖出纸人,说是香菱想陷害她,以此手法陷害香菱。在夏金桂挑拨下,薛蟠不分青红皂白地拿起门闩朝香菱打去

    在夏金桂一步一步陷害紧逼下,香菱承受着来自夏金桂和薛蟠两方面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如果说对夏金桂的凌辱,善良的香菱还可以默默忍受,那么对于丈夫怀疑,不信任,甚至拳打脚踢。对于香菱而言则是致命的一击,这在身体上精神上造成了对香菱永远难以愈合的创伤。香菱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在她传统的意识里,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是她单纯让自己把生活美化啦,尽管现实生活中她的生活并不美满,但这种美化让她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地追求,对人情充满了善良的期待,丈夫与夏金桂对香菱的善良的回应,认为香菱上是只可以任意凌辱和任人宰割的羔羊。丈夫的拳打脚踢最终摧毁了他原来的婚姻信念,也为香菱清醒地认识到她付出的全部感情付诸东流,哀莫大于心死,最后她狠心跟随宝钗去了

    虽然人随宝钗去了,但终不免对月伤悲,对灯自叹。经过这次打击,香菱日渐嬴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见效。香菱就这样慢慢步入了死亡的幽谷。

    香菱的死亡,是她爱情婚姻理念崩溃的必然归宿,外因是夏金桂与薛蟠联合绞杀,步步紧逼的结局,事实上在那个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像善良单纯如香菱的柔美女性,无论如何是逃脱不了被迫害的命运的。在阅读<<红楼梦&gt&gt有关香菱的章节里,我们的心常常随着香菱命运的沉浮而揪心,也为香菱的纯洁而感动,他的纯洁善良与诗意的追求,像一缕春风吹拂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女性的柔美,但他最终的被毁灭,虽然我们知道那是她必然的归宿,但心里还是万分沉重,黑暗的环境像一口无形的黑洞在不断吞噬折磨着一颗颗少女的灵魂。香菱只是其中的一个多少善良,美丽、纯洁、诗意的女孩都在被吞噬与折磨着。这让我们对那种无形的巨大的对女性纯情毁灭的力量感到惧怕,这种毁灭,预示着一个社会,一个阶层的最终走向崩溃。红楼梦是无数女性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愿香菱一样的女人永远保持她的单纯,善良与可爱,也愿社会给她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这是曹雪芹地期盼与渴望,也是我们的希望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邓国平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TX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邓国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邓国平并收藏邓国平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