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民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点石成金123文集最新章节!

    民谣如钟,针砭时弊,警醒世人;民谣如镜,美丑忠奸,得失尽知;民谣如风,走村串巷,翻山越岭;民谣如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其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不已,其传播力之猛让人始料不及。

    民谣是人民内心灵魂的率真直喝,是人民酣畅淋漓的直抒胸臆。这个被人们喜爱有加的佐料,让人们度过了酸甜苦辣的漫长岁月,让人们心底的委屈得到的释放与传递,让百姓不安的灵魂得到了慰籍与满足,当然也让利欲熏心的权贵有所畏忌,如梗鱼刺。

    民谣又曰“顺口溜”、“打油诗”它有用字精练,合辙押韵,内容丰富,脍炙人口之特点。民谣又可分为生活谣、儿童谣,时政谣等,不一而足。歌和谣即有区别,又有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古有“文无乐谓之谣,以乐和之谓之歌”的说法。民谣自古有之,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明代的古今谣、清代的古谣谚可见一斑。诗经?魏风?园有桃有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那颂之于田间地头、茶楼酒肆、乡野庙堂的民谣或教育、或警示、或讽刺,或歌颂。直抒胸怀,褒贬时风,抨击时弊,表达爱憎。

    让得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唱着“小老鼠,爬锅台,偷油吃,下不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的民谣,正是这古老而有韵味悠长的民谣,让孩子们在这土得掉渣的催眠民谣中酣睡,长大,周而复始,经久不息。如今忆起那一段段氤氲着乡音的歌谣总是在心底回荡,余音缭绕,挥之不去。

    民谣是民心所指,民绪所发,因此历朝历代都有采诗以观政之习惯。公羊传曾记述采风以补察时政的举动,于是便有了采诗之人,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人们采诗收集归纳以辅政。于是便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的精辟论述。当代反映时政的民谣不胜枚举,如一首新作如梦令便反映了公款吃喝风这种现状:“今夜笑谈声骤,满桌剩肴残酒。试问宴中人,却道“报销依旧”知否?知否?莫令吏肥民瘦”还有用新四项基本原则的民谣反映当代一些腐败权贵者的:“抽烟基本靠送,喝酒基本靠供,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揭丑显陋入骨三分,辛辣讽刺之味不亚于聊斋志异。

    当然也有一些鼓励向上、劝人向善的民谣。如使用在生活劳动中的一些民谣,在劳动中喊起来就能协调一致,鼓劲加油、排忧解困之作用。记得小时候农村盖房时,就听过盖房打夯的民谣:“举起石夯啊--嗨呀,震天响啊--嗨呀;大老爷们啊--嗨呀,汗直淌啊--嗨呀;恭喜主家啊--嗨呀,砌华堂啊--嗨呀。还有有鞭挞不孝儿子的的民谣:“麻野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搂在热炕上,老娘丢在石板上。媳妇酒肉吃得香,老娘顿顿喝清汤。早知是个白眼狼,不如送他见阎王”还有反映时代进步梦想的民谣。比如在吃喝方面,过去是“早上蒸,上午拉,下午喝个红薯茶”现在是“现代人实在怪,不吃大肉吃青菜,一日三餐烧一盘,青菜比肉下得快”

    歌以咏志,谣以明心,这爱憎分明,凡有井水饮处皆有民谣的调子,怎会不兴?那一传十,十传百,相传不问归处的民谣,伴着人们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阴晴圆缺;那带着磁音的小调浸润着人们饱经磨难而又沧桑的心,那在人们困苦煎熬的心底积淀而出的一声叹息,经过乡野庶人心底雕琢酝酿,触景生情,那经过接地气的直抒胸怀的顺口小调,不经意间便能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

    那令人敬畏、雅俗共赏的的民谣,如一坛不断酝酿的老酒,醇香无比,奥妙无穷。

本站推荐:神医毒妃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兽黑狂妃:皇叔逆天宠小阁老神医嫡女随身空间:神医小农女好色婶子绝色毒医:腹黑蛇王溺宠妻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点石成金123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TX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点石成金123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点石成金123并收藏点石成金123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