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网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一部卷一:13章:乡村的出路

第一部卷一:13章:乡村的出路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TXT小说网 www.txt8.org,最快更新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最新章节!

    第十三章

    九十年代后半期,在乡镇工作的乡干部,工作基本分“中心工作”和“常规工作”。如扶贫攻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护林防火、防汛救灾、指导生产、维护治安、调解纠纷、整修公路、民政救济等工作,基本上由县里相关部门安排下达任务,由乡镇实施,这些工作属于常规工作的范围。投入精力最多的还是“三提六统”税费收取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这两项工作是全体乡村干部都有责任的“中心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分派给每个干部一定的“中心工作”,每个乡干部联系一个村来包村,这个村的工作就与包村干部的考核挂起钩来,干部的奖金补贴,称职考评甚至前途,与自己所联系村里的计划生育、农业税征收、土地管理、殡葬改革等工作就有了密切的联系,包村的业务工作就是指导村级财务收支,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当时很多时候由于上级对乡村投入不足,乡村不得不依靠向农民收取税费甚至是罚款来维持乡村的运转和发展。

    当时农民负担五花八门,比如对教育的投入,国家财政基本只能保证国办教师的基本工资,而学校建设、民办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运转等,不得不依靠乡镇统筹中的“教育费附加”和向学生收取学杂费来予以保证。其他的如卫生事业、乡村公路建设等等,国家投入也是远远跟不上需要,以至于乡村不得不向农民集资摊派。农业税也采取实物缴纳货币结算的方式,农民秋收后,村干部就动员农民们把粮食交售到国有粮站,用来抵扣农业税和提留统筹款。农民承包土地要缴纳三部分钱:农业税,是交给国家的;提留款,是交给村队集体的;统筹款,是交给乡镇政府,统筹用于乡镇教育、卫生、广播等公益事业的。除承包土地缴纳上述三项费用外,往往还有集资款项,村里修整学校、田间路、乡村级公路集资等等,按照劳动力来摊派义务工,这些税费、集资,统统属于农民负担的范畴。农业税和提留统筹的收取,是有时间要求的,税费的收取,对于乡镇政府来着是一件大事。所以,乡镇对村和驻村干部都施加了比较大的压力。农民把公粮交到粮站后,粮食款并不直接给农民,而是结算到了农经站,再由农经站结算到各村,由各村结算到生产队分到各户。农经站收到钱后,通常先把农业税划到财政所,以保证完成上级的任务。至于交售粮食不足税费的部分,为了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很多村都采用向合作社、基金会贷款的方式来应付。到年底的时候,再向农民收取、结算,因为这个时候打工的人大多回到了老家,收钱相对容易。对于一些缴不了税费的“钉子户”,乡村干部也会采用扒房拉猪赶驴的手段。

    平时除了催粮催款,*引产的计划生育主要抓育龄妇女的安环、*、引产、结扎和普查(查环查孕)工作,县里会根据育龄妇女和已生育妇女的情况,给每个乡里分派安引刮扎查任务,乡镇必须落实。每个村、每个干部都有责任。乡里把安引刮扎的数量分配到村里,村干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村里的育龄妇女和该安引刮扎的人员带到乡里,由计生服务站统一检查和手术。乡村干部完成这些计生任务,是有一定奖励的。但是乡里是给村里一定奖金的,作为驻村干部,也可以参与村里奖金的分配。在计生工作重点月份,以及在年底,收取超生费,就成了乡镇的一项重要中心工作,乡镇财政,差不多一半来源于超生罚款费。

    李子林帮金玲收拾完地里的活就匆匆地到乡里了,近来乡里的工作任务特别繁重,冯世昌书记多次到他乡里调研,不单是因为杜毅夫担任过他的秘书,而是这个乡的特殊地理情况,区域大,农民多,外出人口多,扶贫攻坚工作任务重,尤其是农业生产工作一直是全县最后,出现了好多村民摞荒弃种的情况,再过二三年就要开始了二轮土地承包,如果不掌握了农民的问题,工作上将会很被动的。

    冯世昌书记在乡里领导和包村干部陪同下走访了几个村,眉头越皱越紧。好多村好多的旱地里荒草杂生,只有能浇水的田里长的庄稼还不错,不过种的也是玉米、土豆之类的低效农作物,尤其是村民们现在并不热爱农业生产,种地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青年人都去城里打工了,村干部们只顾自个的干别的,介绍村里的情况也是模棱两可,发展集体经济想法更没有,甚至回味过去那种摊工分、派义务工、占小便宜的日子,乡村干部那种革命小酒天天醉,天天的蓝,蓝蓝的天的小日子,村委会破烂不堪,泥泞不堪的村里道路上堆满了柴草粪便,一踩两脚稀屎,整个的脏乱差,农民居住的土窑洞也是黄土黄的一大片,村边里几年前盖的砖瓦房显得很扎眼,那不是小学学校,就是准备娶媳妇的人家。但是现在姑娘们嫁过来也是要求到城里落户买房子,谁还要那土哄哄的窑洞,村里盖的新瓦房也不希罕,砖瓦房配上土院,上街柴草粪便黄泥路,住上也呕心呀,城里多好,马路集市红火的人群多热闹,所以农村现在娶媳妇越来越贵,逐年提高的娶媳妇价码年年创新高,这也是村民们的最大负担,城镇里的房、摩托、电视、洗衣机、家俱、三金加财礼,每年冒新高,年轻人过好日子,负债是老人还,有的人家一还十几多年,即使是这样,村里的人嫁出去的多,娶进来的少,到地里的少,进城里的多。看病、供书、娶媳妇是农村农民的新三座大山,好多人家一辈子也搬不完。

    天安县320多个行政村三分之二是这样的情况。冯世昌这个县委书记在这里工作快6年了,扶贫脱贫工作一直紧紧的抓在手里,却收效甚微,这里还是面貌不改,山河依旧。尽管报纸上有各地各种好的经验做法,但在这里无法推广,扶贫先扶志,可这志在那里呢?

    李子林也在陪县委书记调研之列,但不敢冒然说话,尽管冯世昌书记在县委工作多年,对下面态度较和蔼,但也自带三分威,县委书记可是县上的大主事,干部任用全在他心中手里掌握着,像他这样的干部如果言行不慎,就落个不好印象,前途要受大影响了。好在杜书记和冯书记情感距离近,说话比较方便,介绍情况也是有实情依据,杜书记其实也是平时听子林说的,所以冯世昌书记时而皱眉头,时而眉毛跳动,手指轻扣着,脸色忽晴忽阴的变换着。

    经过到基层几轮大调研,冯世昌书记逐渐理清了思路,他要在全县部署工作大格局,党建从治理整顿基层党组织松散瘫痪和流动党员入手,农业从调整农业种植、扶贫攻坚战结构调整入手,县乡大搞招商引资,从企业改制入手,三管齐下,全面推进,他为这个大部署激动了良久,建议县委办着手准备工作,决定在县委常委会上议论通过。他让杜毅夫的这个乡先着手去搞,做个试点,给全县做个样本,但要切合当地实际,不要盲目跟风的搞,像海狸鼠那样的特色工作千万不要再出现了,这样他在常委会上有说服力,尽管这个乡最穷最差,但基础差反而一抓容易出成效,白纸上好画图嘛,冯世昌书记给杜毅夫书记打着气。杜毅夫书记只好硬着头皮拍着胸脯做了保证,其实他是一点头绪一点思路也没有,但为了让领导高兴,他必须要这样,现在发展任务这么重,要的就是担当,这是原则问题,态度上必须坚定,他是县委领导身边下来的,这个意识觉悟自然形成的。

    冯世昌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像闪电一样时时击醒着杜毅夫,他成夜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和乡党委班子一商量大都是摇头,甚至一些老同志说我们不能再对农民种地的事指手画脚了,过去的教训还少吗?我们这些坐着不种地的人指划着种地的人能成事吗?这也不怨同志们有怨气,确实这几年来,上面安排啥,啥不拦不成事。前几年全乡大搞小尾寒羊规模养殖,结果一哄而上,炒种羊的发了,养羊的赔了;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炒葵花籽,小农意识严重,没有市场观念赔了,集体亏空更大了;林果业前两年下大雨和集资盖乡中学把各村的大小树快卸完了.....,政府指导下这里没一个像样的扶贫模式和发展之路,也没有一个天然的资源,老百姓还是混天黑三饱一觉。

    愁眉不展的杜毅夫书记也下村蹲点转悠着看农业生产情况,这些年来,乡村组织每到深秋秋收完就组织各村开始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这个乡坡地多,山村多,气温比县城低3摄氏度,这里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和小流域治理样板乡村,毕竟这是直接惠民便民的项目工程,老百姓很少偷懒偷工。远望去,大南山高低起伏的山坡上,沿坡而上用白石灰撒的魚鳞坑一圈一轮很是醒目,这曾是胡志刚副乡长的力作,用白石灰描撒鱼鳞坑看上去既美观又防虫害,也利于沙棘和小榆树丛生长,甭说这一度成为报刊上采用的题图照片,胡乡长因此调回县畜牧局任副局长了。到村委会调研,村干部说现在村里的豆腐房和小卖部都被统计成乡镇企业了,乡镇农税所和县卫生防疫站也进村向他们定税收费,那有一个像样的集体经济组织,有些中青年家庭被计划生育罚的家徒四壁,不还是:满眼土窑黄土黄,吃的土豆谷黍糠。次次下村调研无收获,和乡干部商量无启发,杜毅夫书记焦头烂额,苦思冥想理不出个头绪来。带着李子林等几个乡村干部到周边县乡去考察学习一番,也都是大同小异,没什么值得看的、值的学的好经验做法,冯书记的指示又不可不执行,不能不推进,这一下子难住了曾经思路百出的杜毅夫书记。

本站推荐: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伏天氏元尊医武兵王沧元图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修罗刀帝圣墟万古神帝赘婿当道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TXT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永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永安并收藏淌过岁月静静的河最新章节